正式会员
- 积分
- 62
- 比特币
- 2820
- 威望
- 62
- 注册时间
- 2010-9-10
|
禁区一:过分满足造成宝宝语言滞后3 m- z6 p; a/ X1 `9 f
$ c) q& z7 X7 h I父母类型:“热心帮忙”型
& a1 o- h9 D0 h0 [4 s# S+ ^8 h- [- h6 h8 I4 N& r: k& L
犯禁表现:“宝宝,是要喝水吗?妈妈给你拿。”不少父母过分满足宝宝的要求,若宝宝指着水瓶,家人立马“领会”宝宝这是想喝水了,于是把水瓶递给他。: E& i9 b" m2 h6 G6 P) V% H) h
2 N: O7 ?' x1 J' A& }! c" l9 k犯禁的害处:爸爸妈妈过度满足宝宝要求的方法使宝宝的语言发展缓慢,因为他不用说话,家人就能迅速明白他的意图,并达到他的要求了,因此宝宝失去了说话的机会。
% Q$ q+ S- b" h& s/ W$ S
# }+ C0 ^- d6 I5 z- l! i+ O破禁办法:当爸爸妈妈从宝宝的行为举止中发觉宝宝想喝水时,你可以给他一个空水杯,他拿着空水杯,想要得到水时,会非常努力去说“水”。你可以做此尝试,当宝宝把自己喝水的想法落实到语言上,变成“水”字时,仅仅这一个字,就会让他欢欣鼓舞。
- m3 V1 @8 Y4 u& n
+ U8 a) A- {; ~禁区二:过多使用叠词7 t! ~& L( H4 e) S+ h7 k
8 \# I* u. m$ j4 c2 A! S4 N( C父母类型:过分迁就型6 C; A' J" g0 d, B, i3 W9 [
8 q* u. g& }, g1 R: @& `, S
犯禁表现:“宝宝,饭饭了!”“宝宝看,那是狗狗,那是花花……”用叠词和儿话说话是宝宝语言特定阶段的表现,一些爸爸妈妈却随着宝宝一起说起了儿话。" w1 z7 G- S. o/ t; X) j3 f
# s, e, l; b6 w/ `
犯禁害处:宝宝用儿语是因为其语言发展限制了他准确表达自己的意思,有些家长却以为宝宝只能听懂这些儿语或觉得有趣,也用同样的语言与宝宝讲话,这样做就很可能拖延了孩子过渡到说完整话的阶段。
% d2 E# b- A$ k8 T3 n" \' n# P8 v d, p w( F; s# g
破禁办法:宝宝语言发展一般都是经历单词句(用一个词表达多种意思)、多词句(两个以上词表达意思)、说出完整句子这几个阶段,爸爸妈妈应通过正确的教育引导孩子的语言向更高阶段发展。当宝宝伸出双手说,“妈妈抱抱。”妈妈就应该给宝宝一个热情的拥抱,并说,“妈妈来抱宝宝了。”用正常的交流方式,尽量缩短宝宝叠词或者儿话使用的时间。
9 k% W( e4 k$ z' K' Q6 Q; O7 T禁区三:模仿宝宝的可笑发音造成错误暗示2 |% {$ P! p1 g f: r* X
+ i7 E0 C! C* U: L, o父母类型:将错就错型
+ |7 r1 y4 q. S, J: R, X* N' j- R9 \% i1 e. S' W$ ]2 B: F( \
犯禁表现:宝宝在刚学说话的阶段,常常会有一些可笑的不准确的发音,如把“吃”说成“七”,把“狮子”说成“希几”,“苹果”说成“苹朵”等等。有些爸爸妈妈觉得好玩,于是重复宝宝的错误语音,以博一笑。
$ H# r( l/ \2 R* N: n4 S$ m# w8 E( c9 g }5 Q
犯禁害处:宝宝存在着发音不准的现象,是因为宝宝的发音器官发育不够完善,听觉的分辨能力和发音器官的调节能力都较弱,还不能完全正确掌握某些音的发音方法。如果父母将错就错学习宝宝的可笑发音,那么宝宝就会得到错误暗示,认为自己的发音是对的,这种错误的发音可能会因此很长时间难以改变。: |# P+ p) z4 F1 }6 B6 M2 @- W- Z
! `1 a4 v, s5 d3 z/ d
破禁办法:爸爸妈妈不要学宝宝的发音,而应当用正确的语言来与宝宝说话,时间一长,在正确语音的指导下,宝宝的发音自然会逐渐正确。 |
|